博缘德化陶瓷商城   
厂家直销
欢迎定做,批发价格从优

 
点击放大
金秋舒雅德化
原  价: 10999 元
Edehua价: 9599 元
 
点击放大
释迦摩尼 陶
原  价: 2200 元
Edehua价: 1899 元
 
点击放大
生肖杯猴
原  价: 63 元
Edehua价: 48 元
 
点击放大
三姐妹 德化
原  价: 20000 元
Edehua价: 14800 元
 
点击放大
过滤组德化羊
原  价: 139 元
Edehua价: 119 元
 
点击放大
德化陶瓷白瓷
原  价: 550 元
Edehua价: 390 元
 
新闻内容
 

特写|海外博主走进德化窑惊呆:这件白瓷碗出土自我家乡印尼图班港
发布人: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3日 已被浏览 151
  

    “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白瓷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出口商品,被法国人称为“中国白”。

     在长达数个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承载东方魅力的“中国白”,从泉州港出发,远涉重洋,见证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时至今日,在位于泉州市北部的德化,窑火依然生生不息,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7月,德化窑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1.jpg

     12月19日,海外博主在德化参观陶瓷艺术。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12月19日,参加 “知行泉州·读懂中国”海外博主世遗泉州行的印尼、法国、马来西亚等海外博主们,走进泉州德化县,探寻“中国白”发源、发展的故事。

     见证宋元“海丝”辉煌的“中国白”

    两宋时期,泉州刺桐港因海外贸易日益繁荣而闻名,至元代达到空前繁荣,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方第一大港”,而德化陶瓷正是当时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游历至德化,在《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了当时德化烧制瓷器的盛况:“刺桐城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Tinujuy,即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除此港外,他港皆不制此物。”

     事实上,德化陶瓷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在宋元德化窑展示馆,陈列着有着三千余年“高龄”的陶兽。“它的发现,将整个德化的制瓷历史往前推了两千多年。”德化县文旅局文保中心工作人员陈清青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这只陶兽出土于德化三班镇辽田尖山夏商原始青瓷窑址,这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原始青瓷窑址。

22.jpg

    德化窑展示馆陈列着一件3000余年前的德化陶兽。 澎湃新闻记者 迪娜尔 图

    而到了宋元时期,德化瓷窑迎来属于它的时代。2007年8月,“南海I号”古船被打捞出水,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从中出水了13000多件德化瓷器。其中有一件德化窑瓷罐,上有“癸卯”年墨书, 南宋淳熙的癸卯年为1183年。经专家推测,该商船可能正是在这一年从福建泉州出发。

    近期,一项与“南海I号”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考古期刊Antiquity上发表,第一作者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徐文鹏副教授此前对澎湃新闻表示:“研究发现,宋元时期德化窑并非一个单一整体,而是分为盖德镇和龙浔–三班镇两个生产亚区域。这两个区域的瓷器胎釉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了原料来源的不同和生产技术的差异化。”由此可见,当时德化内部已出现差异化生产或竞争策略。

    显然,德化白瓷已成为透视当时“海丝”辉煌的重要窗口。可以想象,在宋元时期,那些承载着万国商旅对东方的向往的“中国白”,从泉州港扬帆起航,远涉重洋的画面。

    “遇见”中外交流的历史纽带

    12月19日,在宋元德化窑展示馆内,展板上一行文字吸引了印尼博主Arif Satrio Wicaksono(下简称Arif)的目光,上面用中英双语写着:“印度尼西亚图班港遗址出土元代德化窑白瓷碗。”Arif 激动地说,他的家乡正是在图班港附近。

23.jpg

    精美的德化白瓷。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在Arif看来,当众多外国人谈及中国时,武术与瓷器往往是首先浮现在他们脑海中的东方象征。他说,此行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亲眼所见的屈斗宫古窑址依然完好,展示馆内陈列的历经千年的德化白瓷,让他仿佛看见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因德化白瓷在百年前的联系。

    在Arif的印象中,中国瓷器多以盘子、杯子等实用器皿为主。然而,在德化连紫华艺术馆,当他看见高达近两米的陶瓷雕塑时,这一传统印象被彻底刷新。当他进一步了解到,每十座德化白瓷雕塑送入窑中烧制,最终能成功出炉的往往仅有一两个,而且这一过程需要以年为单位来计算时,他不禁感叹,中国工匠的技艺之精湛与耐心之坚韧。

    Arif还特别提及,德化县所开设的陶艺课程以及举办的各类陶瓷比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英文中陶瓷与中国是同一个词,德化将文化与教育相结合,让他看到了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传承与保护历史所作的努力与智慧。

24.jpg

    精美的德化白瓷。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千年以来,德化瓷不断演化发展,涌现出一批将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工匠,连紫华就是其中的一位。

    17岁那年,连紫华便踏上瓷塑艺术之路,时至今日,他已成为当代德化陶瓷的领军人物。连紫华之子连艺彬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透露,父亲正式投身于瓷塑创作之时,恰逢改革开放之际,面对众多的职业发展机遇,他出于对瓷塑艺术的热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道路,尽管当时并不清楚何时能够收获经济上的回报。

    如今,在一代代工匠人的坚持与传承之下,德化陶瓷产业越走越远,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德化县政府官网显示,2023年德化县陶瓷产业集群规模达577亿元,拥有陶瓷企业4000多家,户籍人口35.5万人中陶瓷从业人口为10万多人。全县60%以上的陶瓷产品出口,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出口主要目的地市场依次为北美洲、欧洲和亚洲。

25.jpg

    德化白瓷传人与海外博主合影。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早在1692年,法国人亚伯拉罕·杜·普拉德盛赞来自福建泉州的德化白瓷,并在《巴黎通讯地址实用手册》中首次引入一个特别的词“Blanc de Chine”—— ‘中国白’的名字由此而来,并延续至今。

    参与此次海外博主泉州行的法国博主米莲娜(Mylene MATHIEU)说,如今来到“中国白”的原产地,让她觉得自己走进了历史之中。“千百年过去,德化白瓷仍在生产,一种无形的纽带正连接着德化的过去与现在。”

    澎湃新闻记者 迪娜尔

 
点击关闭窗口
 相关最新新闻 更多新闻...
· 人民论坛调研组 | 福建德化:千年窑火映新篇 · 燕赵晚报:火爆“国博”的德化白瓷来石家庄啦
· 1月8日,央视《两岸好生活》邀您走进“千年世界瓷都”德化! · 加快推动德化陶瓷走上国际“快车道”
· 德化:一白独秀韵相系 闽台焕彩艺同辉 · 德化:赶制陶瓷年货
· 德化:加快打造幸福宜居的世界瓷都 · 德化陶瓷艺术双年展开幕
· 第三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举行 首届德化国际陶瓷茶器具大展开幕 ·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在“世界瓷都”德化展出
· 畅叙瓷情谋发展 第三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举办 · 中国福建工艺美术特展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开展,德化15件陶瓷作品展出
· 第三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获奖名单公布 · 首届德化国际陶瓷茶器具大展获奖名单公布
· 德化:力促“瓷+酒”融合,开拓产业新局 · “中国瓷都·德化” 陶瓷产业再攀新高
· 特写|海外博主走进德化窑惊呆:这件白瓷碗出土自我家乡印尼图班港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白”|德化瓷雕结构的一点看法(三)——郭勒逊
· 中国白・德化瓷:京城展会上大放异彩,138 件作品获奖 · 林雪丽:用陶瓷诠释多元艺术风格

版权所有(C)2006-2012 德化县博缘陶瓷文化有限公司-德化陶瓷商城 定购热线:13600777720(柯先生)
电话:0595-23552006 地址:福建省德化科技园科技大楼  在线服务QQ:200377771 56731988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会员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   福建省电子商务协会常务理事
 闽ICP备11015122号-1

扫一扫关注微信官方